第1章 鱼塘的诱惑
20世纪,国家土地分配又延长30年保持原分配制度,不打乱重新分配,而且,对于村镇的政策越来越好,家家安上了自来水,不再人力打水;有的家庭安上了暖气片,烧上了大块煤,让冬天的家里也温暖如春。这样的变化,让居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,过上了舒适、幸福的生活。米林小镇,宛如世外桃源,炊烟袅袅,鸡犬和鸣,家家户户为自己的小日子努力奔波,忙碌......郑荷一家便是其中之一,郑荷的父亲老郑为人忠厚,母亲勤劳善良,一家的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。老郑一首有个心愿,就是能给儿子郑龙置办一份丰厚的家业。机缘巧合之下,老郑花费了大价钱为儿子精心置办了一个房屋,大路平坦,交通便利,还附带了一块约有三垧的鱼池。自从有了这个鱼池,老郑的日子变得更加惬意。他常常去池塘边垂钓,长长的钓竿一甩,静坐在阳光下或杨柳旁闭目养神,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!老郑觉得此地风水甚好,就这样了得余生,足矣!果然,是一块风水宝地,几年间,老郑的儿子郑龙凭借着鱼塘,做起了垂钓的生意,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。靠捕鱼垂钓发家后,郑龙就搬到了附近的城市里生活,偶尔回来,捞几车鱼到集市上批发,也能赚上一笔不小的财富。然而,平静的日子并没有一首持续下去。一天,镇委书记陈德容给郑龙打来了电话,声称由于他家置办的那块地没有房契,鱼塘不能归他们所有。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,打破了郑龙家原有的宁静。郑龙一家人对鱼塘有着深厚的情感,特别是郑荷的女儿和郑龙的儿子,他们从小就在鱼塘边玩耍,想想那欢乐的场景,他们眼里顿时含满泪花,不舍地异口同声地说:“那是我家的鱼塘!不能给他们!”郑龙一家人苦于人不在当地,不好申辩,不敢和县委书记闹掰,他们寻思还是以和为贵,毕竟远亲不如近邻,万一,得罪了书记,他使些。于是,郑龙一家商量,给镇委书记点好处费,想办法,把房契地契办下来。 果不其然,礼一送到,镇委书记松口了,答应三年内把房契地契办下来,这块地,这池塘就归郑龙家了!还签了一份合约,声称这块地和鱼塘从此就归郑龙家所有。可是,接下来的三年里,郑龙为了这房契地契疲于奔波,跑上跑下,就是不给房契地契,不是这个领导不在家,就是那个领导忙,事情就像踢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,房契地契始终没办下来!这期间,为了打通关系,人情费更是没少花......三年后,镇委书记陈德容再次以没有房契地契为由,要收回土地使用权,包括池塘。上次送礼己经让郑龙伤筋动骨,加上这三年以来的奔波,当官人的嘴脸,郑龙己经知道,这是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!就算这次摆平了,地契房契还是弄不到手,几年后,镇委书记还会以此为由吃拿卡要。郑龙决定不再妥协,这次和镇委书记对着干!决定起诉他!毕竟,这块地地是郑龙家花了大价钱买的,都赶上市里的房价了,之所以那么贵还买,就是因为带了池塘和土地!然而,正龙不知道的是,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等着他们。